? 警惕!CTD-AS詐騙,立即查看防範方法! ?
最近,網絡詐騙活動層出不窮,其中一個以“CTD-AS”為名的詐騙平台,已經讓許多投資者遭遇了重大損失。 這些詐騙平台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財務安全,還嚴重破壞了網絡信任,讓人難以辨識哪些投資機會是合法的。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CTD-AS」詐騙的運作方式,並提供防範與應對的建議。
⸻
? CTD-AS詐騙平台詳解
詐騙平台:「CTD-AS」
CTD-AS是一個假冒的投資理財平台,表面上以高回報為吸引點,實際上卻是以欺詐手段來誘騙用戶投資。許多受害者都表示,在初期他們通過該平台獲得了少量回報,這讓他們對平台產生了信任,從而投入了更多的資金。然而,當試圖提現時,卻發現無法成功提取資金,甚至整個平台消失了。這類詐騙平台利用人們對高收益的渴望,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CTD-AS詐騙的特徵:
1. 高回報誘惑:該平台聲稱可提供超高回報的投資機會,吸引了大量新用戶。
2. 虛假證據與見證:為了增強信任感,該平台展示虛假的成功案例和投資者見證,讓受害者誤以為是合法平台。
3. 難以提現:當投資者想要取出資金時,平台會找各種理由阻止提款,並且不提供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
⸻
? 受害者的經歷及如何追回資金
一名台灣的上班族小芳(化名),因為在社群平台上認識了自稱「投資顧問」的男子,被推薦下載「CTD-AS」APP。
她一開始小額投入 5 萬元,平台帳戶顯示「每天穩定獲利」,於是加碼到 80 萬元。
結果當她嘗試提領時,卻被要求先繳交 「稅金、保證金、解凍費」。小芳陸續支付超過 300 萬元,最後帳號被封鎖,網站再也無法登入,血汗錢全數消失。
她崩潰表示:
「我不敢跟家人說,真的很後悔,沒想到網路上的投資竟然全是陷阱…」
幸好,她最後找到專業團隊協助,提交轉帳證據,才追回部分資金。
? 如果你也受害,請盡快聯絡我,免費分享追回經驗:
? LINE ID:+852 70478263
Email:liyong88257@gmail.com
⸻
? 如何識別網絡詐騙行為?
現在,網絡詐騙手法繁多,越來越難以識別。以下是當前網絡詐騙的常見方式,提醒大家提高警覺:
1. 假冒投資平台詐騙:這些平台通過提供「高收益」的投資計劃,吸引用戶投資虛擬貨幣或其他高風險理財產品,實際上只是詐騙行為。
2. 假冒銀行或企業詐騙: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客服,要求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如銀行賬號、密碼等,竊取資金。
3. 購物詐騙:假冒知名電商平台,利用誘人的折扣價格誘騙消費者購物,最終卻無法收到商品或被竊取個人信息。
4. 病毒勒索詐騙:透過假冒系統更新或警告,誘使用戶下載病毒程序,竊取個人隱私。
⸻
? 如何防範網絡詐騙?
1. 謹慎選擇投資平台:對於任何「保證高回報」的投資計劃,請保持高度懷疑。選擇受到官方監管的合法平台,並確認其真實性。
2. 查證網站信息:在進行任何金錢交易之前,務必查證該網站的合法性。查看其是否有有效的安全證書,是否存在用戶反饋等。
3. 不要輕信陌生來電或訊息:無論是來自銀行、金融機構,還是購物網站的訊息,都不要輕易提供個人或賬戶信息。
4. 使用強密碼和兩步驟驗證:保護您的網絡賬戶,避免被非法入侵。
⚠️ 結語:保護自己的財務安全,遠離網絡詐騙
在這個數字時代,網絡詐騙事件日益嚴重。網絡用戶必須保持高度警覺,時刻防範各種網絡詐騙。對於「CTD-AS」這樣的平台,應該始終保持警惕,避免讓自己的財務陷入危機。如果您不慎成為受害者,記得及時向專業機構尋求幫助,追回您的資金,避免更大的損失。如果你已遭遇CTD-AS投資平台詐騙,請聯絡我LINE ID:【+852 70478263】 Email: 【liyong77527@gmail.com】,並勇敢分享經驗,讓更多人知道 「CTD-AS是詐騙」,守住財產安全!
立即轉發並告知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知道如何防範網絡詐騙!
那我們該如何防範呢?
第七條
“我稍微有點遲緩,他就催我說沒有時間了,轉賬的界面會過時的,有一絲絲遲緩就立馬催,立馬就讓轉。”這位宣傳員感慨騙子深諳心理學。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線下交易:他說可以線下交易,我就听他的找商家線下交易。商家派人過來,一開始接頭信息通過對方衣著拿著一張紙幣上面有號碼。見面後確認是商家的人,就開始一手交錢一手放幣。後來騙子又說朋友給我打了5萬,讓我取現,我都照做了。
原來,吳女士曾因故在“京東白條”上欠下網貸。最近,她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聲稱可通過操作,調低“京東白條”的欠貸利率。吳女士經不住誘惑,便根據騙子的一步步誘導,下載了共享視頻軟件。該軟件不單具備屏蔽警方來電的功能,還能窺視到所有使用該軟件的受害人的個人信息。視頻共享時,騙子向吳女士出示了偽造的人民銀行報告書和蓋有公檢法落款的通知書,吳女士一時無法辨別,選擇了相信。就這樣,騙子以需轉賬一定數額的款項才能調低網貸利率並退還之前打款為由,讓吳女士“借”遍了周邊親戚,還在各金融平台進行網貸,再將錢一筆一筆打入電詐的“無底深淵”,已轉出賬目合計30萬元。
2014年315晚會,再次對國內的現貨市場進行了曝光,黑幕重重,簡直就是詐騙,惡意操縱盤面,誘導投資者進入市場,變相掠奪投資者財產。這個亂象直到2017年的清理整頓,才降了一些溫,有很多平台停止了營業,比如當時的:上海長江聯合、新華上海貴金屬、青島九州、北京文交所等等交易所,目前都停止了營業。這些交易所有損失的投資者,也都可以維護自己權益,維護受損權益損失。可悲的是時至,很多的現貨交易平台又出現了,仍然是一騙投資者錢為主要營收,對於實體經濟沒有任何的幫助。
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用不切實際的承諾吸引大家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