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通報【P2P】(www.p2pexwebs.com)是詐騙平台無法出金!詐騙集團利用網路搭建假投資平台!以「高收益」、「有漏洞」、「輕鬆賺」、「投報率高」吸引眼球後實施詐騙根本沒有辦法出金,還要各種理由繼續繳錢一定要小心!
誤信【P2P】慘遭投資詐騙?小心你也落入陷阱!近來大量投資人反映,名為「P2P」的投資平台出現無法出金、帳戶凍結、要求繳交稅金或保證金等情況。經查,「P2P」已被165反詐騙專線多次通報,屬於典型的假投資、真詐騙平台!
我是因為一則社群貼文,才一步步掉入了這場荒謬又殘酷的詐騙陷阱。
事情發生在不久前,我在社群軟體「FB」上看到一則投資廣告,看起來專業又誘人,寫著「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當時正好缺錢,我心想也許這真的是個翻身的機會。廣告裡留有 LINE 的聯絡方式,我就加了。LINE那端是一個看起來非常熱心又專業的人,他用非常流利又自信的語氣告訴我,現在有一個LINE的投資群組,裡面都是有經驗的投資人,每天都有獲利數據和進出帳紀錄,叫我也趕快加入一起賺錢。
他還提供了一個所謂的「官方投資網站」,網站介面非常精美,看起來比我以前用過的一些交易平台還專業。他說我只要依照指示註冊帳號,再匯點錢進去,就可以開始投資,很快就能看到回報。我一開始匯了十幾萬元試試看,網頁上真的顯示帳戶裡有獲利,我就開始相信了。沒想到,後續他們就開始要求我「加碼投資」,說這樣獲利更快。我一步一步照做,總共匯了新臺幣899000元進去。接著他又跟我說:「為了提款,你還需要申請一個『電子錢包』,不然資金無法轉出。」聽到這裡,我心裡突然一沉,開始覺得哪裡不對勁。
我上網查了一下那個網站和電子錢包,才發現整個投資網站根本是假網站!
我瞬間慌了,趕快聯繫對方,結果他們不讀不回、封鎖我,整個人就這樣憑空消失。那一瞬間,我完全明白自己被騙了。
那種懊悔和自責,真的讓我喘不過氣。我當時只是想多賺一點錢,卻換來百萬元的損失。我不敢讓家人知道,這是我努力存下的錢,也是我想要改善生活的希望。
我是被騙報警無果之後找到了詐騙資金追款技術專員幫我找回來了, 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可能我說這樣的話大家可能不會相信,因為大家報警無果後一直都有一種心態叫做自認倒楣!有時候我在想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為什麼平白無故讓別人拿去,有希望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如果感覺你被騙了或已經被騙都可以與我溝通聊聊,一起分享經歷,我希望這種事不要再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 LINE ID:oi9886或【點擊加入聯繫】
➡️ Email:xuanxuan98961@gmail.com
根據警政署的「打詐儀表板」上線至今的一些數據,就可以看出詐騙問題有多嚴重:
台灣每天平均有 600 件詐騙報案,警察不到 兩分半 就會接到一件。65%的詐騙財損來自假投資詐騙,平均每個案件的財損更高達百萬以上。
這些不只是數字,而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甚至有許多人因此家庭破碎、經濟破產。
詐騙真的只是「笨」才會中招嗎?
許多人在面對自己或親友受騙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責怪受害者「怎麼這麼傻」。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蔡田木教授認為,受害者會落入陷阱,智商並不是主因,而是因為加害者對於網路詐騙的模式早已駕輕就熟,並且透徹被害人的「人性」與「生活模式」,並據此設計出一套又一套高命中率的陷阱。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樣樣「客製化」
網路時代的詐騙具有高度隨機性且手法多元,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防不勝防。以投資詐騙為例,詐騙集團通常會鎖定35至50歲、有一定理財基礎與收入的投資客。這樣的族群表面上理性謹慎,但實際上對高報酬商品仍具期待心。詐騙集團會先派出「老師號」創建專業權威形象,再用大量「水軍留言」製造群組裡的集體認同感,讓人放下戒心,逐步誘導投入資金。
同樣的策略也常見於網路購物詐騙:詐騙者在社群平台上張貼低價商品資訊,再配合社群習性創立多個帳號留言、對話,來博取信任,交易時再跨越多方平台以擾亂消費者的判斷力。這類手法往往能成功吸引學生、老人等對價格較敏感的族群。被害者常因為「價格划算」、「留言可信」而匆忙下單,等收到東西才發現受騙已晚。
真的被騙了也請保持冷靜,趕緊做最後補救;不過最難的還是心情上的調整,大概會在腦中罵自己800000次白痴。不過懊惱真的沒用,趕緊付諸行動補救,不要放棄!但願皇天不負苦心人,不要讓錢不翼而飛。
以下是三步驟討回被騙資金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一、在發現自己被騙後,應立即報警。向警方提供詳細的詐騙過程,包括你與詐騙者的所有交流記錄
二、確保保存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與詐騙者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和收據、詐騙網站的截圖、銀行轉帳記錄
三、聯絡相關機構,許多地方都有針對詐騙受害者的組織和協會,這些組織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透過這些組織,你還可以與其他受害者分享經驗,獲得更多的資訊和幫助!
希望透過這些資訊的宣傳及對民眾的關懷,能降低大家的財產損失。如果你遇到詐騙或不確定是否被詐騙可以聯絡我LINE:oi9886或【點擊加入聯繫】。我會分享如何辨別詐騙,並分享我追回被騙資金的經驗,幫助你解決問題,並確保保護個人資訊的安全!
2018年10月份,一名自稱是“於媛媛”表弟的鄭某主動聯繫方某,告訴方某“於媛媛”已經住院昏迷兩天,正住在哈爾濱某醫院。然而,方某趕到哈爾濱後,“於媛媛”以各種理由推辭,並以轉院相要挾拒絕見面。
太原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王欽曌:一個賬號購買多個奢侈品或者價值比較高的手機等等,不像是正常購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在未付款時,上述兩項協議為未蓋章的製式合同。只有在完成支付後,投資者點開此時生成的協議,才能查看蓋有中鑫國際公章和法人簽章的電子版協議。也就是說,投資打款行為發生在合同簽約之前。
前述消息稱,在前往農行成都武侯支行辦公大樓實地盡調、美的集團金融中心風險管理部門論證後,2016年4月7日美的集團放款,7億元理財資金,由美的總部撥付給合肥美的,由後者放款至資管計劃的託管銀行,再經過下一層通道渤海信託,最終落入實際用資的三家公司賬戶中。
小強說,回國後看過影片《孤注一擲》,劇情中的場景和自己的經歷太像。 “封閉式的管理,七八個手持AK47自動步槍的護衛,面露邪惡微笑的園區老闆……”,不同的是,這裡的電詐園區比比皆是。
“民族資產投資”等詐騙手段隱蔽性強、危害性大,嚴重損害群眾財產安全。廣大群眾需對“高收益”“官方背景”等虛假宣傳保持警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分行也將持續築牢金融反詐防線,攜手公安機關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前言:豐胸產品被騙慘痛經歷,不但沒效果還有副作用!你知道嗎?市面上的豐胸產品只是一種套路,不僅會導致健康還會有財物上的損失。據媒體報導,Zui近就有一名女子輕信豐胸產品損失了萬元。據了解,這名女子在網上看到豐胸廣告,聲稱產品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激素和色素,在塑形過程中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豐胸心切的她就加了這個聯繫方式,該機構分別以調理、排毒、鞏固、代謝等幾個階段一步一步不斷誘導其購買產品,價格從幾百塊至幾萬塊越來越高。這些所謂的豐胸產品其實就是非常廉價的化妝品冒充的,這些化妝品的成本非常的低,小到幾十塊大到百來塊,卻被這些機構用話術包裝賣出幾萬塊的高價,從而牟取暴利,涉及虛假宣傳和誇大產品效果。
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京都刑辯研究中心主任梁雅麗律師表示,老年人在進行投資活動時,應當通過正規的渠道,不要輕信高收益的宣傳以及保證收益的承諾,保証投資收益的行為往往涉嫌非法集資。現實中,大量違規投資平台實則沒有經營能力和資質,在斂財後並未將資金用於投資項目,導致老人的投資款被騙,且難以追回。所以老年人及其家人應當提高警覺,了解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等行為邊界,識別金融類詐騙的行為本質,做好防範詐騙的準備。
影視投資詐騙在實踐中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或者說一直都存在,只是偶爾被刑事立案,被定罪量刑的。由於這些詐騙分子,通常而言都會和受害者簽署相應的合同或協議,因此,這種案件能不能被認定為是詐騙犯罪,存在一定的模糊程度,這也是此類案件長期存在的原因,警察認定為其是詐騙罪存在一定的模糊,畢竟,他們是有協議的,而且是真有電影投資的,至於最終電影投資是不是獲得則不一定,對於那些沒有收回投資的,不能一概認定為是詐騙。對於沒有進行電影投資的部分,可以認定為是詐騙,對於真的進行電影投資的,則不能認定為是詐騙罪。